船舶新政隱現船企兼并重組潮
2013-08-12 08:20:22 來源:華夏時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對于深陷寒冬的船舶業來說,在努力進行諸多嘗試卻始終不見起色的時候,終于等來了政策方面的有力支援。8月4日,國務院正式發布《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今后3年船舶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主要任務,提出既要化解產能過剩的矛盾,也要努力實現船舶工業由大到強的轉變。
而《方案》推出之后,記者從造船業內部了解到,目前行業內已經有開始關停兼并的跡象,多數發生在一些小型船企當中,而一些大型船企,則很有可能將開始一輪內部的整合。
船舶板塊集體上漲
就在《方案》推出第二天,也就是8月5日早盤,一直低迷的船舶股集體爆發,板塊位列漲幅榜第一位。除中國重工停牌外,中船股份漲停,中國船舶漲近9%,廣船國際(位置 評論 新聞)漲8.13%。不難看出,《方案》的推出對整個行業來說,無疑是一針強心劑。盡管如此,各大船舶企業上市公司本身對于方案的推出的態度仍然顯得較為冷靜。中船股份董秘陳慧對外表示,公司主要生產船舶配件,方案目前對公司尚無影響,對于公司當天股價漲停,她個人也表示并不理解。
而舜天船舶相關部門人士日前也公開表示,由于具體措施還沒有出臺,因此無法判斷其對公司的影響。但方案的出臺對公司來說是個機遇,對整個造船行業是個利好,有助造船業轉型。
“國務院公布促進船舶業轉型升級方案,給整個船舶業帶來了政策的利好。因此整個船舶行業股票出現大漲。”中投顧問交通行業研究員蔡建明表示。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當前船舶企業正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迷之中,近六成的企業面臨企業生產任務不足,甚至生產難以為繼的局面。
根據日前發布的《中國船舶工業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報告》顯示,今年1月至6月,船舶行業80家重點監測(產品庫 求購 供應)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均出現明顯下降,其中利潤總額一項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53.6%。其他三項指標,即完成工業總產值、出口交貨值和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的下降幅度也都超過了15%。
與此同時,相關船企的經營指標也并不盡如人意。中船協重點監測的80家船舶企業上半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03億元,同比下降18.5%;利潤總額35.8億元,同比下降53.6%。各子行業工業總產值全線萎縮,其中,船舶制造業880億元,同比下降31.2%;船舶配套業120億元,同比下降27.3%;船舶修理業54.6億元,同比下降8.5%。
“船舶業的困難,既有受經濟周期影響的因素,也有結構性因素。”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王錦連表示,《方案》不僅對化解當前產能過剩、擴大內外需等作出相關規定,更明確了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實現船舶工業由大到強的任務。